618狂歡購,omthing智能手表、藍牙耳機、音箱、氮化鎵僅需百元誠意滿滿
作者: 發布時間:2020-06-18 09:59:32 來源: 我要評論618即將到來,作為上半年最大的電商狂歡節,商家都會在618期間準備非常誘人的購物。而很多消費者在618前夕就開始把心儀的產品加入購物車,以便618第一時間進行下單搶購。
萬魔聲學旗下品牌omthing,成立于2019年7月,今年是omthing第一次參與618大促。因此在618前夕,omthing上架了三款重磅新品: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,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、omting65W氮化鎵PD超級閃充,這三款產品售價均在百元左右,可謂說誠意滿滿。
手環殺手—簡悅智能手表
簡時尚,悅智能,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,采用2.5D鋼化玻璃鏡面,一體式鋅合金表殼,方形倒圓角表盤,整體時尚簡悅大方,有優雅黑和云霧灰兩個配色。
作為一款智能手表,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除了支持普通智能手表的運動管理、睡眠監測、血壓檢測、心率檢測等功能之外,還增加了來電提醒、微信提醒、搖一搖拍照等功能。
簡悅智能手表采用200 mAh電池,加上地址的超低功耗智能芯,一次充電可以使用16天,最長待機可達60天,續航十分出色。另一方面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支持50m深度防水,游泳沖浪均可佩戴,不僅拓展了簡悅的運動場景,更大大提升了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的使用場景和環境。
omthing簡悅智能手表618期間僅售109元,可謂是全網最具性價比的智能手表,堪稱手環殺手。
四麥降噪—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
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,主打通話降噪和音樂,采用ENC降噪技術,內置四顆智能麥克風形組成四麥克風陣列,結合內置的智能降噪芯片,可有效抑制90%的反向環境噪音。在逆風通話時,四顆麥克風組成收音陣列,全方位多角度收音,輕松抵御風噪,無論騎行還是跑步均可實現逆風通話,且無損音質更清晰。
在音質方面,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采用7mm定制大動圈,并由萬魔聲學歐美專業調音團隊調音,內置定制AAC音頻解碼器,聲場通透,高低音三頻均衡,人聲細膩,細節出色,讓音樂更動聽,由耳入心帶來全新的音樂體驗。
佩戴方便,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據國人耳道生理特點,采用斜入耳式人體工學設計,而且單耳僅重4g,長時間佩戴更舒適,狂甩不掉,戴若無物。續航方面,單耳機采用了40mAh高濃縮鋰電池,綜合續航4小時,耳充盒更是采用了550mAh的大容量設計,一次充電可輕松使用一周。在618期間,該耳機僅售99元,可謂是超值。
黑科技—omting65W氮化鎵PD超級閃充
omthing 65W氮化鎵超級PD充電器采用氮化鎵黑科技材料,可折疊式設計,體積小巧,變越攜帶。使用了兩個Type-c接口和一個USB接口的方案,其中C1口最大功率達65W,C2口最大功率大達30W,USB口功率達30W,實現了3口皆為快充,三口同時使用,最大功率搭60W,綜合實用性非常高。
omthing65W氮化鎵,除了白色65W氮化鎵之外,還帶來了全網首款粉色65W氮化鎵,粉色款氮化鎵和白色款售價一致。全網首款粉色氮化鎵的誕生,可以說為女性朋友在GaN的選擇上,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方案。
目前市面三口氮化鎵的價格普遍是在139元以上,且不配備快充數據線。而618期間omthing65W氮化鎵在京東平臺僅售99元,并且這是在配備了60WPD數據線的基礎上。omthing65W氮化鎵,將成為618期間性價比最高的65 W三口氮化鎵,而且也是價格最低的,非常值得購買。
戶外王者—omthing戶外藍牙音箱
omthing的藍牙音箱是omthing最早發布的產品之一,自上市以來廣受好評,被譽實力小鋼炮。不俗的音質和12小時超長續航,以及ipx5級防水的加持,讓omthing藍牙音箱輕松駕馭多種場景使用,不論是戶外還是室內,或者是雨天使用,都是應對自如。
omthing藍牙音箱出身正統聲學公司—萬魔聲學,在音質方面更是實力不俗,堪稱是500元以內最強藍牙音箱。加上5W的大功率,不僅音質出色,而且音量也夠大,不管是戶外旅行使用,戶外擺攤使用,都事綽綽有余的。618期間,僅需99元即可買到。
618期間,omthing除了這四款超值產品之外,還有30WPD雙口快充充電器、蘋果MFI編織數據線、PD100W編織快充數據線、半入耳耳機等。
而且618期間,omthing又為大家準備了多重福利,例如半價搶購、大額滿減、平臺津貼、大額優惠券、滿200送U型枕等多種福利。omthing雖然是第一次參加618,但不管產品還是促銷力度,都可以說是誠意滿滿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去京東或者天貓omthing旗艦店進行了解更多。
鄭重聲明:中國IT研究中心網站刊登/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。中國IT研究中心不負責其真實性 。
【更多獨家新聞請關注中國IT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。微信搜:CNIT觀察】
CopyRight 2017 CNIT-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.
中華人民共和國 京ICP備16038303號-2